海南师范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推动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 创新协同育人机制
成为“四有”好老师摇篮
2023年09月12日  

9月11日,海师实习生参加顶岗和教育集中实习。 海南师范大学供图

  为彰显师范大学的“本色”与“特色”,建立“职前培养—入职指导—职后培训”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海南师范大学于2019年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四年来,教师教育学院按照“四有”好老师和“大先生”的培养标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崇德尚学、求是创新”校训,不负“琼岛名校,教师摇篮”美誉,遵循立院办学的基本定位,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推动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

  A

  加强以党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结合

  育有德之人,要靠有德之师。锤炼师德是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本领的第一要务。教师教育学院充分发挥一线优秀教师的师德示范引领作用,鼓励一线教师把自己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扎根中小学默默奉献的真情实感融入专业技能课中,引起师范生情感共鸣,激发广大师范生崇德修身,立志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信心和决心。

  孙凌玥是海南师范大学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她听了海南省中学卓越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乐东黄流中学正高级教师桂立成分享的几十年扎根一线、服务乡村教育、造福农村孩子、创造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经历与感悟后,深深地被桂立成的责任与担当所感动。“我将以桂老师为榜样,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为海南的基础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孙凌玥说。

  结合教育实践课程特征,教师教育学院周密部署,组织实习生有序开展了“为党育才、实践争先”多项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学习会、个人事迹展、特色课后服务、主题班会、汇报演出等5大系列12个主题的“为党育才、实践争先”系列活动;举行思想政治学习会议、师德师风讨论会等活动,组织观看师德模范事迹报告会,多管齐下,丰富思政教育形式。在实习过程中,一大批优秀实习生师德标兵涌现,如实习生季青、蒋宛君等人的先进事迹被海师官微报道,引起良好的反响。

  B

  携手一线名师走进师范生课堂

  促进高教与基教相结合

  2022年上半年,教师教育学院聚焦“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改革,大力探究“学、教、研”有机衔接课程体系。从该学期2019级师范生《学科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课程着手,邀请来自全省中小学名校的13个学科47位基础教育一线优秀教师走进师范生课堂,参与师范生课程教学,引领师范生准确理解和领悟新课标的要义和精神,帮助师范生形成在未来教学过程中始终践行新课标理念的执教思维。

  海南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学能手、琼海嘉积中学教师代逢星与2019级师范生进行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的教材分析交流后说:“借此机会进行分析与研究后,我对新教材的认知进一步深化,对教材内容细节把握更为精准,对教材体现核心素养认知更为细致,对教学过程融入核心素养的方式和方法掌握更加娴熟,这些都对我的教学水平提升有很大帮助。”

  海南师范大学2019级师范生是首批参与《学科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学生。同学们一致认为,一线老师经验丰富,帮助大家明确了学科教学的本质,其扎实的教学素养、育人情怀点燃了大家对教育工作的热情。

  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教师教育学院陆续邀请了40余位中学名师走进大学课堂,完成了13个学科供给280个课时的授课,覆盖了2020级2000多名师范生。

  C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实践指导模式

  促进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2022下半年,海南师范大学首次聘请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为实习生指导教师,打造了由省级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以及我校驻点教师共同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实习指导团队,促进了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育人。494名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积极响应号召,以市县为单位组成19个工作坊,担任实习生指导教师,对所在市县实习生开展教育教学指导,指导工作覆盖全部学科、全部实习学校、全部实习生。

  认真扎实高标准,高效协调无私奉献。工作坊精心组织,行动迅速,有序开展了备课指导、听课评课、示范课、讲座、教学竞赛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指导活动。

  师带徒签约仪式是海师教育实习的一大创新亮点。2022年11月,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指导老师与实习生师徒结对活动及签约仪式在多所学校陆续召开。活动要求指导老师们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既要带德,又要带才,既要带教,又要带研;实习生们要虚心地向师傅请教,学习爱岗敬业的高尚师德,学习精湛的教学技艺。

  在师徒结对的基础上,工作坊充分发挥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辐射作用。从去年11月2日开始,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工作坊紧锣密鼓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深入课堂,并于观课后组织教研,对实习生的授课开展自评互评以及点评活动。工作坊还面向实习生开展了系列专题讲座,讲座内容涵盖了班级管理等通识类专题和教学设计、试卷设计、教学评一体化等学科专题两大类。

  身教更胜言传,工作坊开展了各学科示范课展示活动,指导教师人均至少一节,将丰厚的教学经验浓缩到一堂课上,更加直观地呈现给实习生,树立教学榜样。

  以赛促学,以评促建。为了更好地帮助实习生提高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的实效性,检查实习效果,临高工作坊组织实习生开展教学设计与微课两项竞赛活动,临高实习生全员参与。如语文学科,焦艺田等11人获得教学设计一等奖、雷翠滨等11人获得教学反思一等奖。

  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实践指导模式是教师教育学院充分挖掘校外教师教育优质师资一重要举措,得益于工作坊的大力支持,实习生们获得显著的成长与进步,为学校的教育实习质量提升至新的台阶,同时也为师范生的人才培养新增了一份新的力量,为教师教育特色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通过一系列举措,近三年来,海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硕果累累: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海南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海南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3项,海南省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海南省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未来,海南师范大学将坚持突出教师教育特色,持续深化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教育事业培育一支本领过硬、师德崇高的生力军,实现从“教师摇篮”到“四有”好老师摇篮的升级转型。

  (本版撰文/孙自强 董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