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范南虹 通讯员陈文)4月28日下午,琼海市中原镇仙村农民欧宗良的菠萝地里热闹非凡,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PNI)专家和省农科院专家一起,在这里举行作物养分管理田间活动日,现场为农民传授平衡施肥技术,吸引了附近上百位农民赶来学习。 省农科院重点实验室工程师谢良商告诉记者,我省农民在作物养分管理上存在着过量施肥、不平衡施肥等几大误区,这不仅影响农产品品质,还不利于土壤的可持续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在中国实施“农业持续发展中养分管理与平衡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研究、教育和培训农民,推动肥料的科学合理施用,从而达到增产增收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标。1995年,该所和省农科院合作,在我省农民中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作物养分管理等平衡施肥技术,至今已有10万亩农作物推广使用了此项技术,示范作物也从水稻等粮食作物扩展到了菠萝、香蕉、甘蔗、橡胶等10多个热带作物上。 欧宗良说,1996年开始,他和IPNI、省农科院一起,共同开展平衡施肥技术的田间示范活动,13年里,欧宗良种植的菠萝每亩产量从最初的不到2000斤提高到现在的五六千斤。 欧宗良认为,采用平衡施肥技术对他最大的帮助并不是提高了菠萝产量,而是与专家们的紧密联系,帮他完成了从单纯追求菠萝产量到追求菠萝品质的转变。这一观念的转变,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我种的菠萝亩产最高时有过七八千斤,但我现在要控制亩产,想方设法提高菠萝品质。品质高,价格才好。”今年欧宗良种植的菠萝每斤卖价1.5元,而产量最高时,每斤才几分钱。欧宗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他一亩菠萝仅与去年相比,就能多卖出4000元。 据了解,我省非常重视推广该项技术,先后投入1130万元,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0多万亩,亩平均节约化肥3.03公斤,节本13.64元,平均新增亩产30.38公斤,平均亩增收89.8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使全省节约肥料12257吨,总节本增效4.7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