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一个人的其中价值,要看能否让你心甘情愿地为他花费时间。我把两个整天的时间交给了流沙河,读他的《含笑录》,过瘾,是享受。先生让古汉语与现代汉语无缝对接,语句干练、老辣、诙谐。 不论别人怎么褒扬,流沙河始终都很低调。他经常在文字里自嘲自讽,“在自嘲里体现真性情,比如在《问路于翁》一文中,流沙河如此“损”自己:我相貌不好看,生就一副福薄命蹇之相。脸颊瘦削使人联想到狐狸,三角眼又像演戏的奸臣。加以步行快,急急风,看样子不安定…… 此做派在近乎官本位的传统文坛里极为罕见,让人格外尊敬。我所知的中国作家中,功成名就后依然自嘲自讽的,上海有陈村,再就是四川的流沙河。多数作家功成名就便与人间烟火保持距离。流沙河没这样,他在《回望流年》一文中竟可以说:“十年前,我五十三岁,回到省文联《星星》编辑部继续做以前我做过的那个工作已有五年,得了奖,出了国,张了脸,翘了尾,说些捧场话,写些帮腔诗。拼命积极,改革就像是我家的事务。抱病工作,胃病似乎是他人的溃疡。著文随抛新名词,发言乱骂老棍子。可笑可笑,该挨该挨。” 流沙河先生的作品中,幽默和老辣是先生作品中的基本元素,是为人与为文相一致的风格,从而体现先生的性情和风骨。拥有知识的智慧,保持求实的幽默,是先生议人论事、谈文说书、针砭时弊的特色。 好文章读起来有趣有味。流沙河的文字不空议,深厚而无阅读之重,读后让人欣然而思,欣然而得,益智赏心。即使谈很平常的现象,经流沙河先生之思辨与调侃,便充满知识的情趣,却又不是老夫子掉书袋,其间更有妙趣横生。(叶海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