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 南国都市报 | 南海网 | 南岛晚报 | 证券导报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2013年03月25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琼台少数民族血浓于水亲情交流下
同心同愿同欢乐
  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参加保亭嬉水节。唐小平 摄
  台湾少数民族同胞在2001年保亭嬉水节上载歌载舞。 唐小平 摄
  2012年保亭到台湾寻找“七仙女”。   黄青文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张谯星 特约记者 黄青文

  跨越海峡  两地情深 

  不管是台湾同胞的省亲活动,还是各类文化交流互动,保亭一直是海南省琼台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的主要阵地,这里有国务院确定的唯一的“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基地”,而始于2000年的保亭七夕嬉水节,现在已经成为台湾少数民族参访团每年都会赶来共庆的佳节。

  琼台两地的文化交流,其实就是亲情交流,日久情深,愈显血浓于水。

  “短暂的离别,更显团圆的可贵。流着同样的血,讲着同款的话。两岸一家亲,发光发亮全世界……”

  一首《两岸兄弟》唱出了海峡两岸的同胞情谊,也恰是琼台两地少数民族10多年来交流互动的真实写照。

  共庆嬉水节,共办三月三、共建旅游区……一系列同心同愿的交流互动结出了硕果,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也成为国务院确定的唯一的“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基地”。随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落户保亭,两岸交流和琼台合作开启新局面。

  同唱一首歌

  自2000年以来,一年一度的保亭嬉水节在每年七夕节拉开欢乐的帷幕。在这中华民族甜蜜的传统节日里,台湾少数民族参访团每年都会赶到保亭与黎苗同胞共庆佳节。

  “每年七夕前,至少五六批近百名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会准时来到保亭。”保亭县委书记郑作生说,台湾少数民族同胞每年都会派代表团参加嬉水节的各项活动,而且历来都是参加嬉水节的民间团体中规模最大的一支。

  节日里,两岸亲人再相会,共同迎取温泉圣水,一起赛八音、唱民歌、展示民族服饰,共同度过难忘的日子。一杯杯甜甜的黎家糯米酒送到台湾客人的手中。排湾族客人的歌声响起来,泰雅族兄弟的歌声飞起来,歌声中,琼台兄弟姐妹手牵着手,心连着心,跳起优美的舞蹈,浓浓的情谊在歌舞中交汇。

  对于两地少数民族来说,2005年4月同样珍藏着弥足珍贵的欢乐记忆:两岸同胞首次在全国性的大舞台上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少数民族的“三月三”节。

  这场由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台湾两岸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协会、中华海峡两岸“原住民”暨少数民族交流协会、海南省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庆活动组委会共同主办“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庆活动”以“欢乐、和谐、一家亲”为主题,来自台湾阿美族、泰雅族、排湾族、布农族、卑南族、鲁凯族、赛德克族、邵族、赛夏族等9个族群的203位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共聚五指山,参加这一盛大的节庆活动。

  “那是一场轰动一时的两岸大联欢。”回想起8年前的那一幕幕,海南省台办主任刘耿说,琼台少数民族首次站在全国性的大舞台,用歌声和奔放的舞步骄傲地展示一家人的欢庆相聚。

  迎亲的队伍跳着招龙舞来了,黎家的“八音队”奏着吉祥的歌走来了,黎苗同胞们拿着自制的响木、牛角鼓、长笛等奏起一曲曲动人的音乐。

  “客人啊,你来了五指山,五指山这里好地方,这里好住又好吃,我们欢迎你……”黎家兄弟唱起一首热情的《好客歌》,欢迎台湾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甜不过黎家糯米酒,美不过黎家‘三月三’”,伴随着《敬酒歌》的歌声,在栈道通往山顶的河畔,黎族代表与台湾宾客亲手种下一棵棵“友谊树”。

  欢庆活动的“重头戏”———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庆活动在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的歌声中拉开帷幕。

  “一样的笑容,一样的泪水,一样的月色,一样的我和你……”台湾青年歌手吴亦帆一首《一样的月光》独唱,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我的家乡在海南岛,你的家乡在台湾岛,从前的时候是一家人,现在还是一家人……”当两岸歌手共同唱起《我们都是一家人》时,台下的两岸少数民族同胞自发涌上舞台,与演员们一同唱起这首歌。两岸同胞手拉手跳起舞,激情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歌声、笑声汇成一片……

  同心促合作

  “无论是台湾同胞的省亲活动,还是各类文化交流与互动活动,保亭一直是我省琼台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的主要阵地。”刘耿说,在充分交流互动的基础上,在保亭打造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时机日渐成熟。2011年8月6日,借举办中国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的机会,保亭“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

  “基地挂牌后,琼台少数民族交流开始由单一的文化交流向旅游、农业等各领域铺开。”刘耿介绍,省台办和保亭县联合制定了《保亭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建设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保亭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率先挂牌为交流基地首个示范项目。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所(海南)正式落户保亭,推动海峡两岸交流与琼台合作进入新的层面。 

  在借鉴台湾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基础上,保亭在全省率先提出低碳农艺经济运作模式,保亭银地股份投资有限公司与台湾境群国际规划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开发合作,在保亭六弓乡创建全省首个“低碳农艺经济示范区”。

  今年春节前,六弓乡田圮村村民陈亚省终于圆了他盼望多年的愿望:住上了新房子。站在宽敞明亮的新房子里,陈亚省高兴地对记者说:“有了新房子住,我就可以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了。”

  新房改造仅是六弓乡低碳农艺经济示范区的第一步。该项目还将通过政府政策扶持,由企业运筹组织协助政府带领农民,适当投入资金支持低碳农业技术,深耕农业知识与创新研发,带动农艺经济推广,促进农业振兴与市场化运作,实现农民、企业、政府三方共赢。

  同时,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建设的背景下,保亭进一步提出了建设“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区”,借鉴台湾旅游业的发展经验,加强与台湾相关行业的合作,开发建设一个以两岸少数民族文化交流和健康养生文化交流为主题的旅游休闲度假综合体,突出海峡两岸“文化同源、两岸同心”的主旋律和看点,推进海峡两岸的经贸文化交流,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此外,保亭保城镇先后与台湾屏东县雾台乡、狮子乡结成友好合作乡镇,开展两地基层乡镇交流与合作。为加快基地建设,保亭投入2000万元进行基础性建设和交流工作,并将民族风情一条街2号楼专门划拨为交流基地的办公及会客中心。

  在未来几年内,保亭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将实施“一条主线、两大交流平台、三大主题项目”的发展战略。一是以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为主线,突出琼台少数民族一脉相连的交流合作。二是构建“七仙温泉嬉水节”和琼台少数民族友好乡镇两大交流平台,打造琼台交流精品品牌。三是建设好海峡两岸民族文化旅游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院(海南)、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示范项目”三大主题项目。

  “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在现有运营文化和旅游项目的基础上,建成一批文化品位高、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两岸民族文化、教育、旅游和农业合作示范项目。”刘耿说,只要两岸同心协力,保亭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将建设成为我国最具浓郁民族文化特色、对台经济合作成果显著、在海峡两岸交流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示范基地。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评论
   第003版:海南新闻综合
   第004版: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
   第005版:中国新闻综合
   第006版:世界新闻综合
   第007版:体育新闻综合
   第008版:娱乐新闻综合
   第009版:海南周刊
   第010版:特稿
   第011版:特稿
   第012版:特稿
   第013版:特稿
   第014版:特稿
   第015版:特稿
   第016版:特稿
   第017版:特稿
   第018版:特稿
   第019版:特稿
   第020版:特稿
   第021版:海之南
   第022版:乐活
   第023版:影视
   第024版:行走
同心同愿同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