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 南国都市报 | 南海网 | 南岛晚报 | 证券导报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2015年01月11日 星期日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赤岭

《赤岭》(摄影) 李万鹏 摄
  ■ 李万鹏

  赤岭,又一个原始古朴的海边村落。一个我最熟悉的小渔村,也是我最常去的地方。

  说起清水湾,可能没人不知道,因为旅游地产铺天盖地的广告已经覆盖了全国。人们知道清水湾,但是没有几个人知道清水湾有个地方叫做赤岭。

  对于照相的执着,让我发现了这个地方,她的完美日落更是一次又一次的吸引着我。

  对于美景的描述,我天生缺乏词汇,不知道怎么说,有时候只是觉得好看,而且自己刚刚好带着相机在那里,我就会按下快门了。

  我很少带着脚架出门,选一个固定的地方,然后摆设好架子,然后等待,等待,可能是等待一束光,也可能是等待日落时的那一抹余晖,又或是等待这个画面她恰恰是刚好有一艘船开过去。

  不是我没有耐心,而是,我害怕因为等待而错过了自己眼前的美景。所以对于美好的事物,我尽量一切随缘。

  赤岭的码头,没有大船,她和新村码头不一样,几乎全部都是小船。以前我不懂,我总觉得无论我什么时候去,这些船都停泊在这个小小的港湾里。怎么都不出海的。真相其实是,我每次去的时间都不对。我每天都睡到自然醒,当然是见不到一些我想见的场面的。

  赤岭的海,安静得很,我总是这么觉得,她和海棠湾和清水湾都不一样。她没有汹涌的大浪,温和的样子,宁静的港湾,村子里悠闲散步的疍民。一切都是那么祥和。

  那天我的朋友小培过来海南度蜜月,我带他们去赤岭玩,刚好遇到大退潮,我们沿着沙滩向大海的深处走去。远远地几个人牵着手,沿着退潮后的浅滩走向大海的深处。夏季的赤岭黄昏,总是能让我沉醉在美景里。像童话故事一般。

  海是什么,海太深了,她太大了,她的创造力能让你尽所能地去想象,想象她的样子,想象她的颜色,想象在她遥远的深处到底都有些什么物种,人们永远永远都探索不尽。

  我在很多地方看过日落,有海景的,有山景的,有城市顶楼上的,有雪山有草地的。最让我难忘的还是赤岭的黄昏。宁静的像一幅画一样。每次待到太阳完全下山之后,我都迟迟不肯离开。我生怕明天她就没有了,我再也看不到了,但事实上是,我现在的状态,几乎只要我想,就能去看。只是真正完美的日落,现在看来,并不是每天都能有的。

  我几乎从来没有早上去看过赤岭海滩的样子,她肯定和我黄昏去看的时候不一样,我起不来,不是我不想起来去看,有时候人就是这样的,你一旦觉得这个东西每天他都有,每天都存在,你就不珍惜了。想想干嘛要刻意去呢,就在身边的,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啊。

  可往往却是,直到事物消失在你身边的时候才会发现,不经意间,她怎么就不见了呢。

  这是一个快餐的时代,即便是在看起来最悠闲的海南岛,我们总是在不停地赶路,生怕一旦停下脚步别人就把自己超越了。

  在赤岭渔村,由于紧邻几个大型的旅游地产项目,然后自己又处在盛名的清水湾里面,一些过来度假的人开始到处找海鲜吃,于是造就了沿沙滩一整排过去全部成了海鲜酒家。

  吃的人舒心了,卖的人富裕了,沙滩渐渐变得不那么干净了。人的欲望都是无穷的,吃不到的时候想吃,吃到了,就开始想在什么地方吃,能不能听着海浪声吃,越来越讲究自己的活法,却在无意中伤害了大自然。有时候台风来袭,造就的各种灾情,我们开始埋怨天灾,却从来不想想很多时候是不是人祸。

  在海南,我觉得所有的海滩都在变化,你今天去这里是这样的,过几天你再去,或许就不一样了。事情真是这样的。没人发现她的变化,每个人都觉得这样变化是正确的。

  我的一些朋友们,在修补自己的渔船。工艺好像还挺复杂的,又打磨又什么的,反正也是个大工程。现在一般的渔船都用玻璃钢制造了,用木船的少,维护起来很麻烦。所以现在老船木弄成了家私,被炒上了天,老船是拆一艘少一艘。做成凳子,桌子,茶盘。你想象,你坐的凳子正是人家迎风破浪过的主角。多有故事,多有情怀。

  我有次跟着阿光哥他们从后海出过一次海,开船的船长是个小孩,十几岁的样子,一头的黄毛。驾驶着小船载着我们一船十几个人从后海码头出去到蜈支洲那边。

  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天上的星星漫天都是,我们坐着船出去,出到一个连陆地都看不到的海中间时,天上的星星一下子变得很矮了,我似乎伸手就能捞到,海水我能见到,是深邃的蓝。阿光哥几个人带着鱼叉和电筒就跳到海里面去了,剩下我一个人在船上晃来晃去,下水前,丢下一句话,你是大陆仔不要下水,很危险。然后我就晕了吧唧地在船上眼巴巴地等着这伙人回来。后面扎扎实实等了两个多小时。他们回来了,几泡沫箱的各种生猛海鲜,螺啊,鱼啊,螃蟹啊什么的。看似每一个渔民水手都有一身的本事,可是这些经验的累积,积蓄了数代人的经验,与血的教训。谁懂。

  这是一个古朴的渔村,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迁,但我希望一些美好的东西她变的慢一点,在人们意识到她美的存在之前,变的慢一点,不要把这些美好的事物都统统毁掉了。我总觉得,她以前就存在在那里,就让她存在在那里,不是说我们把她推平了,然后再重建一个我们觉得有价值的,带来经济效益的港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海南新闻综合
   第003版:中国新闻综合
   第004版:世界新闻综合
   第005版:时事周刊科技
   第006版:体育新闻综合
   第007版:文化周刊
   第008版:作品
陵河的早晨
深山里的声音
黎安姑娘
看海
赤岭
木麻黄
美好的事物
清水湾的清晨
东篱外有一幅远景
《新村桐栖港》(油画)
登临老猫岭望黎安港(外一首)
吊罗奇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