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2016年第45期刊发新华社文章《海南:小财政做好民生大文章》,关注海南民生建设成果。
在全国率先实现中职教育免学费“全覆盖”,率先出台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办法……近年来,海南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许多重大民生事项在全国率先实施。文章认为,这得益于海南长期坚持的“小财政办大民生”和基本公共服务“阳光普照”的施政理念。
数据显示,海南民生支出从2012年的656.9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937.3亿元,年均增幅超过1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70%以上,总体上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新增财力不低于55%用于民生的承诺,年年都超额完成。
从2012年起,海南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为此,几年来全省财政累计投入近300亿元。此外,2013年以来,海南省本级压缩公用经费预算约1.74亿元,并从2015年预算编制开始,连续两年在上年预算基础上,按10%比例压缩一般性项目支出。压缩下来的预算经费,主要用于民生项目支出。
文章指出,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海南提出了建设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的目标,许多重大民生事项在全国率先实施。同时,海南财政资金加大向农村、向社会事业发展薄弱环节、向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速度明显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