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静的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CCU(冠心病重症监护室)病房内,监测仪的警报音显得格外尖锐,屏幕上数字闪烁得格外亮眼。病房内护士们正有条不紊发药、输液、做生活护理,躺在病床上是他们都惦记的医务处同事曾猛。
“再晚一两个小时,命就没了!”海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王圣感叹地说道。曾猛,80后,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在医务处工作近4年,持续加班近20天后于3月5日突发胸痛倒在家里,生命危在旦夕,在医院同事的全力配合下,将他从死亡线上拉回。
王圣介绍说,根据当时120现场心电图初步判断急性心梗,在抢救曾猛的过程中,发现曾猛多支冠脉严重狭窄,回旋支闭塞。经过紧急抢救,医院专家团队经过近一小时的手术,成功放入四枚支架打通血管,心肌恢复供血。省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都去探望了曾猛。
据悉,曾猛不仅负责上报疫情期间的防控防治项数据、处室的工作动态总结、博鳌研究型医院前期调研报告、查验发热门诊流程、疫情期间对口支援管理,同时还要兼顾处理医院安全投诉工作,加班加点写投诉回复。从春节期间上班起,他与同事几乎天天熬夜加班到凌晨两三点。
大小会议、数据报表、各种调度……这就占据了曾猛白天全部的工作时长,只能抽下班的时间写报告总结。
3月2日晚上,曾猛加班进行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数据分析,3月4日白天跟着医务处负责人吴斌到博鳌考察合作事宜,回来后加班至凌晨。3月5日早上曾猛醒来后第一件事是把工作报告上交。
医务处党支部书记郑莹莹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整个处室的同事超负荷应战,在海南日报记者跟郑莹莹的通话不到两分钟的时长中,郑莹莹的手机响了2次,微信未读10条。郑莹莹说,有时候凌晨一两点,曾猛仍在微信群里汇报工作。
据了解,海南省人民医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和全省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当战“疫”打响的那一刻起,40多天以来该院行政部门全体人员处于无休假状态。医疗救治、人员协调、疫情上报、应急处置、流程制定、材料汇报,这些与疫情有关的重要工作从未停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