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昌市被中央文明委确定为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三年来,文昌市坚持创建为民、惠民,城乡环境卫生不断改善、公民文明素养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做实民生工程,先后投入1200余万元,逐步完善农贸市场设施。全面清理和维修文城及清澜市区损坏的市政基础设施,有序推进高隆东一横路等一批人行道修复、路面修复工程,近三年,修复主次干道183条,修复面积约16500平方米,建成霞洞湖公园等休闲公园(广场)10座,休闲场所、文化巷、文化墙600余处,完成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10亿元。强化便民服务,悬挂“15分钟便民生活圈导视图”与“晨晚练体育活动导视图”方便市民出行和生活。整治市容市貌,加强“三无”小区环境卫生管理。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在环卫园林小区等先试先行,居民参与意愿达95%。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成城镇生活垃圾转运站17座、城区垃圾压缩转运点2座、在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主次干道实现无缝隙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面积达247万平方米,机械化清扫作业率达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