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日是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手足显微外科成立一周年。一年来,海医二院手足显微外科医护团队齐心协力、日夜奋战,先后救治患者共550余人次,完成手术686台,其中约70%为三、四级手术。医护团队为保障手足患者健康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和汗水,诠释了“有温度的医者”形象。
集结精锐 开办科室
2020年5月,为落实给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精神,针对手足创伤患者就医难题和医院学科建设的需要,海医二院院长王毅从医院骨科系统中挑选了一批上进的年轻骨干医生,组建了手足显微外科团队。
2020年6月1日,手足显微外科正式开科,医生团队共6人(硕士研究生4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护理团队18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理师12名,护士2名,是一支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中青年团队,同时承担着四肢创伤、显微外科等骨科全部护理工作任务,积极协助患者开展术后康复运动。
开科至今,海医二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患者共550余人次,开展手术686台,三、四级手术达到70%以上。其中,断指再植76例;拇手指再造及小关节移植手术6例;皮瓣移植类手术52例;糖尿病保肢26例,肢体畸形矫形类手术35例。
进行断肢再植,手术医生需要有高超的技术。神经、血管、肌腱……医生需要借助高倍显微镜,在极细的血管上“穿针引线”仔细缝合。有的时候,血管最细仅达0.3毫米至0.5毫米,其手术难度可想而知。
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不断地提升能力。在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该院手足显微外科团队做出了骄人的成绩,挽救了许多濒临截肢的患者,造福了当地百姓。
勇往直前 救死扶伤
海医二院手足显微外科主要开展的业务包括四肢开放性外伤、断指再植、手指再造、各类皮瓣修复皮肤缺损、周围神经修复、肢体畸形矫正及功能重建等显微外科手术。
一年来,在海医二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胡朝波的带领下,手足显微外科团队以“千方百计保患肢,精益求精复功能”为服务宗旨,敢于挑战,勇往直前,开展了各类手足外伤及四肢复杂创伤的治疗。比如,1岁患儿的末节断指再植,多指及复杂性离断再植、断掌断腕再植、前臂离断再植、足趾离断再植、断足再植、小腿离断再植、拇指再造、各类皮瓣移植修复创面保肢、周围神经损伤显微修复、复杂手足部畸形整复及功能重建等显微外科手术,均得到了良好的疗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胡朝波说,手足外伤患者肢体受伤后的恢复程度,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来不得半点马虎。四肢意外伤害一般多发于下午或晚上,多为开放性损伤,大都需要急诊手术修复,因此团队熬夜、节假日加班是常态,这就要求手足显微外科团队的医生们一定要有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不仅要有“善”的心态和出发点,同时也要有过硬的外科手术技术,才能更好地为患者解决病痛。
开拓拼搏 志在远方
一年来,海医二院手足显微外科秉承该院“明德致知,齐心济众”的理念,以患者为中心,注重医德医风建设,医患关系融洽、和谐。
同时,该团队用心钻研临床技术,乐于奉献,以优质服务和良好疗效回报患者。
今年,海医二院手足显微外科团队总结出了“求真、务实、和谐、进取”的工作精神,并以此作为科室文化的“主打歌”,规划了“断肢再植与手指再造、创面修复、畸形矫正、功能重建”四个发展方向。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成千上万次的练习与临床实践,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和自信,医生不能在手术台上主刀。”胡朝波说,手足显微外科作为一个特色科室,最大的特点就是手术的精细化操作,要求容不得半点马虎。一年来,团队兢兢业业、开拓拼搏,手足显微外科已经发展成为医院对外的品牌学科。
“作为一名白衣战士,我们每天要面对的是疾患和伤病,要战胜病痛伤害甚至死神,需要仁心关爱,更需要高超的业务技能。下一步,科室将继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科研能力,保持和完善学习习惯,充实学习内容,不断提高科室团队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实力,扩大科室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把科室打造成区域知名的特色学科。”胡朝波说。
胡朝波提醒广大群众,在发生断指(趾)、断肢等手足意外伤害时,很多伤者对离断体保存不当,导致手术后功能恢复受影响。一旦发生手足意外伤害,大家应及时为伤者做好伤口止血,如遇到手指离断,离断指体应以干净敷料包扎置于容器内密封后周围放置冰块妥善低温保存,及时送往有条件进行断指再植手术的医院救治。
他坦言,断肢再植类手术有其不确定性,并不是每例断肢再植都能获得成功。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预防和减少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撰文/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