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南京11月27日电 (记者陈席元)记者27日从南京大学了解到,该校吴稚伟教授团队运用细胞外小囊泡技术,研发出一种针对寨卡病毒感染的新型药物递送路径。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分子治疗》上。
据论文第一作者、南京大学博士生张瑞介绍,2015年至2017年,寨卡病毒曾在南美、东南亚等地暴发,该病毒经蚊虫叮咬感染孕妇,可诱发新生儿小头畸形和格林巴利综合征,但目前对寨卡病毒感染尚无批准使用的预防疫苗和治疗药物。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细胞外小囊泡,用它装载抗病毒小分子,靠后者抑制寨卡病毒。结果显示,治疗组出生后,这些接受过治疗的动物小头畸形症状有明显缓解,病毒造成的神经损伤和炎症也有所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