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1年12月11日 星期六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儋州藤根小学把田园课程融入教学、作业、课后服务全过程
课堂搬进田园 劳动收获成长
儋州藤根小学教师李伟在“七彩园”里给学生授课。本报记者 陈若龙 摄

  ■ 本报记者 陈蔚林

  暖阳斜射,嫩绿的菜叶上,露珠盈盈闪光;微风轻拂,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诗意田园……

  12月10日上午,2021年海南“双减”百日环岛行记者来到儋州市白马井镇藤根小学时,教学楼后的“七彩园”处处是景——小桥流水旁,孩子们向欢腾的鲤鱼抛下食物;种植园地里,孩子们熟练地除草松土,不时因为刨出一个饱满的地瓜发出惊喜的喊声。

  藤根村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900余年间积淀了深厚的农耕文化。2017年起,藤根小学传承农耕文化、巧用身边资源,启动田园课程改革实践,在省、市两级教培院的指导下,师生一齐动手设计并打造了田园课程基地。

  “双减”工作推开后,这片小小的“七彩园”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特色作业、课后服务等环节,为师生提供了最鲜活、最灵动的教学和实践场所。

  “刚开始实施田园课程时,很多家长不理解甚至指责老师,‘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是来学知识学文化,而不是给你们种菜的。’”藤根小学教师李伟说,实际上,该校的田园课程,不仅能作用于劳动教育,更能与各个学科内容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实景观察、亲身体验、探求未知等过程中掌握知识、习得技能,为学校在“双减”背景下打造高效课堂、推进作业设计发挥了重要作用。

  藤根小学教导主任林柏以语文学科为例,“七彩园”里的景物随着节气不断变化,就像源源不断的长流水,为学生提供了观察、体验和想象的丰富素材,班级里收上来的种植日记每天都有新鲜事,有学生描述刚刚收获的花生“用手一捏就发出清脆的笑声”,有学生描述刚刚成熟的水稻“像是披上金黄色的外套,被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

  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藤根小学五年级学生正在上数学课,只见他们拿着卷尺和纸笔,一边测量被设计成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菜圃,一边记录数据并进行运算。林柏说,数学学科中的平面图形、方阵问题、比例应用、表内乘除法等问题,都能在“七彩园”中找到可操作、可体验的元素,抽象的数学概念、定义和公式顿时变得生活化、可视化了。

  紧密围绕“双减”工作要求,藤根小学每月开展一次全校教研、每周开展一次学科组教研,力争把田园课程更充分地运用到课堂增效、作业设计中。

  变化在学生中间悄然发生,藤根小学的学生家长们发现,开始“种菜”后,孩子的成绩不降反升,回到家里还会主动承担家务,提醒家人“一粥一饭当知来之不易”。家长会上,质疑的声音少了,支持的声音多了,有的家长带来农家肥,有的家长搬来豆角架……

  “我们怎能不支持?田园课程开展以来,特别是‘双减’工作启动后,孩子们的负担少了、书包轻了、笑容多了,我们都看在眼里。”藤根小学学生家长郑春菊笑声爽朗,坐在“七彩园”里教孩子们唱起了儋州调声。

  (本报那大12月10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第003版: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
   第004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5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6版:文件
   第007版:中国新闻综合
   第008版:中国新闻综合
我省首家公立互联网医院获批
海口三亚三沙儋州自行制定收费标准
我省启动2021年 定点医疗机构省级飞行检查
中国乡村童声音乐合唱 支教示范基地文昌揭牌
课堂搬进田园 劳动收获成长
刘锦纷被授予 海口市荣誉市民称号
海口海瑞大桥与滨江西路 互通立交工程通车
2021中国(海南)国际 新能源汽车拉力赛落幕
搬新居 兴产业 奔富路
儋州举行老干部工作开放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