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2年03月01日 星期二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南“2+3”健康服务包今年在琼海、东方和保亭试点
将设高血压等5种疾病特色门诊

  本报海口2月28日讯 (记者马珂)2月28日,海南省“2+3”健康服务包试点启动视频会在海口召开。海南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海南将全力打造“2+3”健康服务包“海南模式”,力争通过3至5年时间的努力,使我省高血压、糖尿病和结核病、肝炎、严重精神障碍(以下简称“2+3”)等5种疾病的综合防控能力和成效快速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将结合实际设置“2+3”疾病特色门诊。

  据悉,我省制定《海南省“2+3”健康服务包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按照“1年试点、2年全覆盖”的思路分步实施,今年在琼海市、东方市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启动省级试点,覆盖约110万人,2023年在全省全面实施。力争到2025年底“2+3”疾病基本实现“应防尽防、应筛尽筛、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形成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立体化、数字化综合精准防控”为主要特征的“海南模式”。

  《方案》提出,加大筛查力度,提高诊断率。根据知情自愿原则,组织发动重点人群做好早筛查、早检测、早诊断,努力实现“2+3”重点人群“应查尽查”。探索将“2+3”疾病检查检测纳入健康体检、婚前医学检查。为18岁以上人群开展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筛查,筛查率要达到90%以上。

  实施医疗机构“应检尽检”策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充分利用基层5G远程诊疗设备对“2+3”疾病重点人群做好初步筛查诊断和转诊工作。医疗机构按照“2+3”疾病重点人群筛查范围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对就医群众实施相应的检查检测和诊断工作。探索开设“咳嗽门诊”,提升结核病人筛查能力。

  《方案》提出,建立定点医疗服务模式。建立定点医疗机构、非定点医疗机构(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疾控机构协同参与的“2+3”疾病病例转诊工作机制和归口管理流程。督促患者“应治尽治”。乡镇(街道)、村(居)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动员患者“应治尽治”。定点医疗机构按照“2+3”疾病临床路径和行业标准,对“2+3”疾病确诊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辅助检查,督促符合治疗条件的患者接受规范治疗。

  定点医疗机构开展治疗前评估,确定治疗方案,科学规范使用治疗药物,提供医学随访等服务。以早诊早治、科学规范治疗为重点,为“2+3”疾病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治愈率。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90%。鼓励探索互联网医疗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实际设置“2+3”疾病特色门诊、科室或“2+3”疾病管理服务中心,加强设施设备和药物配备。

  《方案》指出,加强药品配备使用。卫生健康部门会同医疗保障部门指导定点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求和诊疗能力,及时配备、合理使用“2+3”疾病治疗药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3”疾病药品配备使用和处方管理。探索通过互联网医疗开展药品直接配送服务模式。

  加强药品合理供应。医疗保障、卫生健康部门、药品监督管理共同推进将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2+3”疾病治疗药品按规定及时纳入集中采购范围,纳入医保报销目录。鼓励支持使用中药材和黎药等民族药材。支持“2+3”疾病新特药品在我省上市。

  《方案》要求,医疗保障、卫生健康、民政等部门按规定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政策。推进落实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和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对“2+3”疾病的预治作用。支持引入商业健康保险机制,进一步减轻群众经济负担。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3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4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5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6版:广告
   第007版:中国新闻时政
   第008版:中国新闻时政
   第009版:中国新闻综合
   第010版:世界新闻综合
   第011版:世界新闻综合
   第012版:教育周刊
将设高血压等5种疾病特色门诊
本月上旬将有4场招聘会海口举行
育种科研“拎包入驻”
胆管癌新药艾伏尼布片落地乐城先行区
对基础性科研项目 经费给予稳定支持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 试验区第二批学生报到
一名省外来琼人员在三亚确诊
海口江东新区地埋式水质净化中心完工
近期有天津和三亚旅居史人员须三天两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