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2年03月23日 星期三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昌江王下乡中心学校开设黎锦织锦技艺传承特色课程
非遗技艺点亮校园生活

  ■ 本报记者 刘婧姝

  特约记者 黄兆雪

  3月22日下午5时,下课铃声一响,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纷纷奔往课后学堂,学习黎锦织锦技艺。

  2021年11月,在“双减”大背景下,王下乡中心学校开设黎锦织锦技艺传承特色课程,聘请3位专业老师,针对六年级学生进行教学。

  在课堂里,海南日报记者注意到,织布机整齐排列,学生们全神贯注,打纬刀、挑花刀等工具在手中运用自如。“注意提中线,过线要干净。”织锦老师王育正在手把手指导学生织锦。去年11月,他从白沙润妹黎锦手工坊专业合作社被学校邀请担任织锦老师。身穿黎锦筒裙的70岁阿婆韩拜南席地而坐,用最传统的腰织机给学生演示织锦。她也是课堂上年纪最大的织锦老师。

  很少人知道,开设这门课程实属不易。2021年5月,王下乡中心学校校长钟诚刚到任,发现校园里偶有学生穿着漂亮的黎锦服饰上学,这让他产生了开设黎锦织锦课程的想法。“王下乡中心学校几乎都是黎族学生,希望打造一门黎族文化特色的课程。”钟诚说。

  缺经费、缺师资,是课程开班前面临的两大难题。“在县教育局、县委宣传部的支持下,我们申请到乡村学校少年宫资金,购买了开班所需要的器具。”钟诚介绍,在师资方面,除了外聘,学校就地寻找技艺精湛的织锦手艺人,进行课堂演示。

  “会织黎锦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我想一直学下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学生吉春玉说。

  看着学生们饱满的热情,钟诚有了新想法:“我们计划在学校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增强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

  (本报石碌3月22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3版:本省新闻关注世界水日
   第004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5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6版:专题
   第007版:本省新闻关注海南“百姓身边好医护”大型公益活动
   第008版:乐东新发展
   第009版:昌江视点
   第010版:中国新闻综合
   第011版:东航客机坠毁事故
   第012版:世界新闻综合
便道“不便”居民出行难
我省将支持医疗机构开展数字疗法临床研究
海口火山口绿色长廊改造拓宽项目预计月底完工
东方首个“5G+智慧教育”项目投用
黎族音乐走进高中课堂
万宁市体育广场项目预计7月底完工
非遗技艺点亮校园生活
三亚多部门联合执法打击非法潜水
枫木苦瓜春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