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01版
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2021年,海南省新增市场主体49.77万户,相比上年大幅增长。
不只是海南自由贸易港。
各自贸试验区立足自身功能定位,深化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改革探索,试验田“苗圃”枝繁叶茂,一批批制度创新“良种”向全国推开。2021年,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自贸试验区新一批18个“最佳实践案例”,至此,自贸试验区累计推广278项制度创新成果。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要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以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吸引消费者,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作出更大贡献。”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自2011年4月实施以来,先后8次调整,政策“含金量”不断加大,海南免税购物市场发展驶入“快车道”。
走进海南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化妆品、香水、手表,各类商品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购物。去年,海南10家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长84%。今年前2月,海南离岛免税销售突破128亿元,日均销售超2.1亿元,同比增长3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将有效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引领作用,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数字经济、互联网等领域持续扩大开放,深入开展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创新,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各自贸试验区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发挥好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实际使用外资2130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6.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29.5%,为稳外贸、稳外资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振兴港口、发展运输业,要把握好定位,增强适配性,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推动港口发展同洋浦经济开发区、自由贸易港建设相得益彰、互促共进,更好服务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建‘一带一路’。”
洋浦港,这里曾经是小渔村,如今已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样板间”。
“加工增值内销货物税收政策落地实施,大大降低了我们的运营成本!”海南洋浦铭品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巧说,前不久,公司的产品在洋浦地区海关通关放行,享受到了优惠政策。
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今日的洋浦经济开发区,已建成47个港口码头泊位,通过能力达1.1亿吨。去年,洋浦经济开发区新增市场主体2.3万户,同比增长85%以上,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4%。今年一季度,洋浦港累计完成吞吐量40.33万标箱,同比增长61.84%,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各自贸试验区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加快集聚优质资源要素,深入发展优势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着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一个个自贸试验区阔步前行,让世界看到“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坚定决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向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自贸试验区,将继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再创辉煌。(原载《人民日报》2022年4月17日第1版,有删节 人民日报记者 杜海涛 王珂 罗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