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谢凯 通讯员 周玉
黄色的秸秆经过破碎机粉碎,再成堆发酵形成有机土壤……近日,海南日报记者在五指山市毛道乡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心看到,中心工作人员李英凤正在用破碎机粉碎收储来的秸秆。
据介绍,这两年,毛道乡通过入户宣传禁止秸秆焚烧的有关事项,并成立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心。“农户把秸秆拉到中心加工成有机肥以后,拿回到自家田地使用,省了买肥料的钱,还能有效保护环境。”李英凤告诉记者,她是毛道乡毛枝村毛枝小村民小组的村民,以往村里的农户都是以焚烧或其他传统方式处理农作物的秸秆。
记者了解到,毛道乡主要产业为农业种植业。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毛道乡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农户参与”的模式,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及利用技术,将秸秆进行收储、破碎、加工成形等“一条龙”作业,把秸秆变废为宝,提高秸秆利用率,减少因秸秆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同时美化、净化村居环境。
毛道乡人大主席王海琳介绍,毛道乡下辖4个村委会,乡里会把4个村的秸秆收集起来,集中转运到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心,经过集中堆肥后,再将堆成后的有机土壤运送回村集体经济种植基地使用;农户也可自行转运,再凭证换取有机土壤还田。
为彻底根治露天焚烧秸秆,化害为利,毛道乡常年不断以入户宣传、集中培训的方式,引导、教育农民群众转变观念,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此外,毛道乡还推出了农户志愿者机制,用规范化引导农户自行参与宣传,让农户带动农户,自觉主动地加入响应秸秆综合利用行列中;同时,乡里还支持村民从秸秆综合利用中获得相应的实惠,秸秆回收利用可获得相应的积分,用积分可换盐、酱油等生活用品,提高秸秆回收的积极性。
王海琳说,毛道乡已向五指山市政府申请了大型的专业机器设备,届时可每天处理2吨废旧秸秆,只需通过21天就可快速转换为有机肥,更好地为毛道乡的绿色生态农业合可持续发展服务。
从露天焚烧到综合循环利用,毛道乡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在多渠道转化秸秆利用方式上做文章,积极引导群众开展秸秆综合循环利用,让秸秆利用点“草”成金,实现变废为宝。
(本报五指山5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