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2年06月20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2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独坐听风——季羡林的精神世界》:
风过“季荷”有清声
《独坐听风——季羡林的精神世界》 作者:于青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时间:2022年4月

  文\本刊特约撰稿 任蓉华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季羡林曾在多篇文章中提及这首陶渊明的诗,而这也是他的人生态度:处世超然,淡泊名利。女作家于青的《独坐听风——季羡林的精神世界》一书,文字朴素而又温润,勾勒出了独属于季羡林的“烟火气”与精神世界,读来犹如伫立在北大朗润园的那塘“季荷”旁,夏风掠过,飒飒清声,沁人心脾。

  得益于工作的缘故,于青与季羡林有近20年的近距离接触,这不仅使她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让她有机会获得从单纯的崇敬到亲情般敬爱,从仰视到亲近的真切体会。或许正基于此,该书首先以“天意高难问”一章,表达出作者对季羡林的深切缅怀。“与季先生走动勤了,我们就像家人一样了,对他如同自家长辈一样地爱戴。”在于青看来,除了广为流传的“北大副校长给学生看行李”趣闻,季羡林的仁厚之举还多得很,难以一一列出。季羡林性情随和,有众多的大小朋友,也无论职位高低,即便面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书商,都亲自出门表示答谢,以至于“把没见过世面的书商吓跑了”。

  书中,于青以多镜头、多角度转换的叙述方式,回顾了季羡林凄苦的童年生活、孤独的求学旅途、学成归国后的经历,再现了他孜孜以求的治学态度和豁达的人生品格。季羡林早年永失母爱,使得情感脆弱而敏感;青年奉旨成婚,别离情爱,使得人生缺失知己,寂寞清冷。然而,这些并非情感世界的全部,季羡林把自己的一己情感升华为对学术、对文化的追求,“在喧嚣的人生中默默地走着自己的路,走得艰难,但走得坚实”,于东方文化殿堂里完成了辉煌的涅槃,成为一代硕学鸿儒。

  一个人的性格,往往有不同的侧面,季羡林也不例外。于青认为,季羡林的精神世界里,有一个神圣的位置,是永远留给他的母亲的。季羡林对母亲的思念与愧疚,从未停止,他在日记中多次记录下“儿思母、母不在”的悲情,这是季羡林生命里最大的缺失,让他的精神世界无法完整,也造就了他悲天悯人的情怀。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沿着总书记考察海南的足迹
   第003版:要闻
   第004版:正是扬帆搏浪时——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特别报道
   第005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6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7版:儋洋新篇章
   第008版:澄迈新发展
   第009版:昌江视点
   第010版:中国新闻综合
   第011版:中国新闻综合
   第012版:世界新闻综合
   第013版:海南周刊
   第014版:封面
   第015版:封面
   第016版:封面
   第017版:封面
   第018版:热点
   第019版:自然
   第020版:海之南
   第022版:故事
   第023版:岁月
   第024版:史话
   第025版:随笔
   第026版:文苑
   第027版:悦读
   第028版:影视
细读它们,让时间倒流
遍布大地深处的灯塔
风过“季荷”有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