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慧
民宿有管家了?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在海南一些乡村民宿中,民宿管家为游客提供上门接送、安排入住、推荐景点等多项贴心服务,获得游客的好评。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民宿管家供不应求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亟需壮大队伍、提升专业素养,为民宿业乃至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8月4日《海南日报》)
据了解,我国民宿行业蓬勃发展,短短几年便使民宿管家从业者实现由“0”到“百万”级规模的跨越。就海南而言,全省民宿管家从业者有千人左右,处于快速上升趋势。新职业反映行业新潮流。民宿管家的出现,是回应市场需求、助推行业迭代升级的一种必然。当前,随着乡村游的普及,民宿业热度升温,也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游客住民宿,不再满足于住得好不好,而更希望收获一份独一无二的旅游体验。民宿管家在这方面,被寄予厚望。
今年6月,人社部将民宿管家列为18个新职业之一,定义为提供客户住宿、餐饮以及当地自然环境、文化与生活方式体验等定制化服务的人员。可见,民宿管家属于行业服务人员,但是所提供的服务具有独创性、不可替代性。民宿管家只有对周边旅游资源了然于胸,并真正有过体验、倾注热情,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不同的游客提供走心的服务,赢得好口碑。
民宿管家是连接民宿和游客的情感纽带。相对于酒店千篇一律的住宿条件和配套设施,民宿更多根植于本土文化。海南旅游资源丰富,大多民宿依山傍海,景色宜人。客人选择住民宿,是为了亲近本土风情,希望通过住民宿亲近、融入当地文化。民宿管家通过挖掘旅游资源、设计旅游线路,并提供导游、拍摄等贴心服务,让游客领略当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让其在住宿之外,有更深入、更感性的出行体验。
民宿管家为丰富乡村游业态带来更多可能。当前,乡村游发展不均衡,水平良莠不齐,一些资源还存在较大挖掘空间。民宿管家如果只是带着游客走走逛逛,难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窠臼。要提升服务水平,真正发挥纽带作用,需要扮演好服务员、策划者、导游、组织者等多种角色。民宿管家要让旅游资源“活”起来,核心在于开发新产品、解锁新玩法,不但要为游客打造有温度的住宿环境,更要提供有特色的生活体验,让乡愁真正走进游客的心里。
人才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招人难、留人难始终是民宿业悬而未决的痛点。此次人社部为民宿管家“盖章”,给予广大从业人员职业认同感、归属感,有助于吸引人才。并且,随着职业得到认定,从业人员能享受职业技能提升补贴、职业培训补贴、高技能人才技能津贴等,这对从业人员而言是莫大的支持。职业认定也为一些高等院校设置专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依据,为民宿业主招工用工提供更多参考维度,同时有利于扭转社会偏见,打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个行业催生一个职业,反过来说,一个职业也可以成就一个行业。当前,业界赋予民宿管家更多期待。我们不妨在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多些创新和突破,早日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从而驱动民宿行业向专业化、特色化、品质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