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2年08月31日 星期三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灰尾漂鹬和普通燕鸥现身
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记录的鸟类增至163种
日前,在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被记录到的灰尾漂鹬(右图)、普通燕鸥(上图)。薛美丽 摄

  ■ 本报记者 刘婧姝

  近日,灰尾漂鹬、普通燕鸥这两个新物种相继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被记录,加上4月记录到的赤膀鸭,使得目前湿地记录的鸟类增加至163种,生物多样性更为丰富。

  8月,本轮疫情发生,但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的生态监测工作没有落下。8月27日至28日,公园管理中心与昌江爱鸟队共同完成了一次生态监测,监测范围包括整个园区、外挂湿地以及附近海滩。

  黑头灰翅,身型小巧,一会儿张开小嘴,一会儿单脚点地,一会儿歪着脑袋看看身旁的“伙伴”,在湿地公园附近海滩,一群普通燕鸥的到来,给大家带来了惊喜。

  “我曾经在新疆拍到过普通燕鸥,没想到在这里也能拍到,一共有14只。它们与五六十只白额燕鸥在一起,很显眼,体型比白额燕鸥大不少。”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薛美丽说。

  普通燕鸥是鸥科、燕鸥属下的一种迁徙候鸟,体型略小,约35厘米。普通燕鸥常呈小群活动,栖息于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泽地带,频繁地飞翔于水域和沼泽上空,以小鱼、虾等小型动物为食。

  在这片区域,众人还发现了灰尾漂鹬的身影,共有4只,都在啄食水中的小螃蟹。“这些水鸟属于迁徙的候鸟。8月,候鸟大迁徙的序幕将陆续拉开,这个季节,湿地的水草肥美,小鱼、小虾也非常多,候鸟一般在此停留到来年的四、五月才离开。”薛美丽介绍。

  鸟类“新朋友”频频光顾湿地,是昌江湿地保护工作取得成效的生动体现。近年来,昌江不断加大湿地公园的保护与建设力度,通过巡护、水域面积修复等一系列举措,使得保护成效显著,植被更加丰富,鸟类数量逐年增多。(本报石碌8月30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时政
   第003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
   第004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
   第005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
   第006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
   第007版:深读·海南
   第008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9版:中国新闻时政
   第010版:中国新闻综合
   第011版:世界新闻综合
   第012版:教育周刊
3个兰花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获批
904户安置户领到宅基地不动产权证
讲述动人故事 展现新闻理想
灰尾漂鹬和普通燕鸥现身
专家支招:无伤采收 杀菌保鲜
黄金山竹在琼海试种成功
我省两区一园区上榜
肺癌新药芦比替定在 博鳌乐城开出国内首张处方
建立政策体系 增强科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