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发展报告2019-2022》发布,国家公园设立以来——
至少已发现28个野生动植物新成员
图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 本报记者 李天平 摄

  本报海口10月11日讯 (记者谢凯 刘宁玥)10月11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在海口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发布《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发展报告2019-2022》,该报告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的建设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是我省首份关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综合性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3年来,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野生动植物创造了更大更好的生存条件。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从2019年的4群30只,增加到2022年的5群36只。此外,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设立以来,至少已发现28个野生动植物新成员,包括9个植物新种、6个动物新种和13个大型真菌新种,许多昔日销声匿迹的野生动物重返家园。

  根据科研部门对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初步调查,海南热带雨林中维管束植物有3600余种,隶属于220科1142属,其中428种为海南岛特有植物。此外,成熟的热带雨林可储存的净碳量达每公顷340吨以上。初步测算,海南每公顷热带雨林1年平均可吸收1吨到2吨碳,且碳汇能力随雨林植被生长逐年增长,年均增长3%到4%,将助力海南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设立以来,海南着力健全体制机制,构建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以海南长臂猿保护研究为例,海南以项目合作方式,充分调动公共部门的资源,广泛与国际合作,加强当地社区的保护意识和实地参与,汇聚了国内外专家智慧,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方案。2021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这套“海南方案、霸王岭模式”,获得国际保护组织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成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的一个成功典范。

  “这份报告汇聚了海南成果和经验,是一项公共产品。”海南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中心主任黄景贵教授说,报告将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推动海南生态文明建设。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喜迎二十大
   第003版:喜迎二十大
   第004版:观点
   第005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6版:深读·海南
   第007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8版:人间正道 十年新跨越 奋进自贸港
   第009版:中国新闻时政
   第010版:中国新闻综合
   第011版:世界新闻综合
   第012版:专题
   第013版:专题
   第014版:广告
   第016版:文旅周刊
习近平同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 就中德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 冰岛文版首发式在雷克雅未克举行
外贸外资增势持续巩固
至少已发现28个野生动植物新成员
2箭2舱(船)同时在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测试
众多首进独家品牌将亮相
民生答卷暖人心
乘势而上补链强链
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