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马红梅 尚宇杰 王瑶
“10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让同为地质工作者的我深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既是对地质工作者的肯定与鼓励,也是鞭策与激励,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日前,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党的二十大代表、贵州省地矿局首席科学家、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自然资源部基岩区矿产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周琦备感振奋。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贵州成矿背景独特优越,部分矿种储量位居全国首位,区位优势明显。”周琦说,这为全省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奠定了坚实的矿产资源基础。
今年,是周琦寻“锰”的第41年。过去,锰矿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石、锰渣等固体废物会对地表景观和土壤资源造成破坏。如何实现锰矿绿色开发利用成了周琦一直思考探索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深入贵州考察调研,要求贵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多年来,贵州在不断发展壮大工业经济的同时,始终不忘与大生态战略行动协同推动、耦合联动。“贵州矿产资源丰富,更要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周琦说。
在正确的工作方向指引下,通过与团队共同努力,周琦提交了我国第一个特大型富锰矿床精查报告,提交的富锰矿资源储量超过了我国已精查富锰矿资源储量的总和。同时,通过大数据与锰矿勘查的融合,实现了锰矿勘查数字化,并成功推广应用到矿产大精查项目中。
如今,贵州正持续推进锰渣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印证着贵州绿色工业实力跃上了新台阶。截至2021年,贵州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2个,绿色工业园区9个,绿色供应链1个,绿色设计产品6种。贵州绿色经济占GDP比重:2017年,37%;2021年,45%。5年时间,占比增幅8%。
“绿色工业只是绿色经济中的一部分,绿色经济也只是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周琦说,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贵州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含绿量”与“含金量”齐飞。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贵州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脚下有泥土,肩上有担当,今后,我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推动锰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尽我所能。”周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