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定安县举行“庆祝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非遗展示展演活动
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
十一月十日下午,对岁粿习俗传承人程祝永向定安县第三小学学生展示对岁粿制作过程。通讯员 张博 摄

  报告摘要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 本报记者 李豌 通讯员 张博

  “太好吃了!”11月10日18时许,定安县第三小学操场,该校五年级学生罗言蕴跑到定安县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定安粽子体验区,对着定安王氏粽子第五代传承人王传龙竖起大拇指。

  当天15时至21时许,2022年定安县“庆祝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在该校举行。

  学校操场设置了“定安粽子”“对岁粿习俗”“定安菜包饭”3个定安县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体验区,每个体验区都有一位传承人现场展示。现场还设置了展板,图文并茂介绍该县2项国家级、2项省级、8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定安是千年古郡,非遗项目众多,文化氛围浓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怎么做到?就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在实际体验中对非遗文化有更加深入、具象的认识,长大后更愿意投身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事业。”定安县第三小学校长叶霞说。

  夜幕降临,19时40分,鼓声、锣声响起,龙门镇龙门龙舞队9名成员身着红色演出服、手举四五十斤重的金色巨龙,在学校舞台上展示定安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门龙舞。八音、盅盘舞、琼剧、黎从六之歌等省级、县级非遗文化项目传承人也依次上台展演。学生们纷纷凑到舞台前,或蹲或坐,看得津津有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近年来,定安积极开展非遗项目的普查、调研、申报及传承保护工作,仅今年就推动定安盅盘舞等6个项目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评定工作。”黄岗介绍,接下来,该县将继续加大对非遗项目的普查保护力度,推动全县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20时10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琼剧代表性传承人莫明深和国家三级演员陈朝霞这对师徒走上舞台。年近八旬的莫老唱了一辈子琼剧,57岁的陈朝霞已连续10年到不同学校传授琼剧,助力定安县推广的“琼剧进校园”活动。

  听罢师徒各展戏腔,6名学生主动来到台上,向陈朝霞学习琼剧小生动作“按掌”。陈朝霞喊着节拍在前面示范,6个孩子在身后模仿。

  校园里,定安县非遗传习点之一、始建于清代的定城镇潭榄冼夫人庙静静伫立。戏曲声中,传承的纽带紧紧相系。(本报定城11月13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掀起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5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6版:广告
   第007版:中国新闻综合
   第008版:世界新闻综合
   第009版:海南周刊
   第010版:封面
   第011版:封面
   第012版:封面
   第013版:封面
   第014版:封面
   第015版:鉴藏
   第016版:新知
   第017版:讲谭
   第018版:乐活
   第019版:艺术
   第020版:史话
   第021版:悦读
   第022版:随笔
   第024版:影视
让更多挂职经验和成果在海南落地生根
推进农村扶志扶智 助力提升乡风文明
传唱二十大 讴歌新时代
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建设海南高质量发展第三极
2022“雨林与您”体验活动在五指山拉开帷幕
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
拓展国际“朋友圈”构筑产业新高地
乡村“大喇叭”让党音入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