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3年08月07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南大学教授骆剑:
十五年钻研海中鱼
骆剑在实验室。受访者供图

  文\海南日报记者 邱江华

  海南大学教授骆剑的话不多,但一谈到鱼类研究相关话题,他的情绪立刻高涨起来,好像有一条鱼在眼前跳跃。从2008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入职海南大学算起,骆剑已研究海洋鱼类15年了,但越研究他越觉得自己不够了解鱼,“因为值得研究的宝藏太多了”。

  长期以来,性别分化一直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有科学家称,鱼类性别研究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皇后”,骆剑的研究方向正是鱼类性别。

  “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具有易变性,有可能雌雄同体,也可能雌雄异体,在海洋鱼类中,性逆转也是较为常见的现象。”骆剑解释说,鱼类性别发育以遗传基因为基础,受到自身内分泌调节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鱼类性别决定的复杂性给研究带来了难度。

  海南鱼类资源丰富,近年来,骆剑团队一直在开展热带海水鱼类生殖生理与遗传育种研究。金鲳鱼养殖周期短、肉质鲜美,可采用大型网箱养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不过,受到秋季小瓜虫和台风的影响,金鲳鱼养殖行业经常遭遇重大损失。

  “如果能提高生长效率,在台风季和病害季来临前收获,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骆剑介绍,他带领的团队从2009年至今,持续帮助水产龙头企业进行金鲳鱼群体选育。每年春季繁殖期,他们蹲守海上渔排和实验基地,给亲本进行繁殖配对,对数百条金鲳鱼进行性状测试和遗传分析。

  这些年,骆剑团队不仅发表了30余篇论文、获批6项专利,还成功选育出了生长速度比原来快20%的金鲳“蓝粮1号”新品系。该品种目前市场占有率已超过30%,有望在今年申报国家新品种。

  值得一提的还有虎龙杂交斑。这种鱼看起来和普通品种的石斑鱼并无太大差别,但它们其实是龙胆石斑鱼与棕点石斑鱼(老虎斑)的杂交国审品种,由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联合海南大学等4家单位研制。

  “虎龙杂交斑皮实好养、肉质鲜美、抗逆能力强、生长速度快。从菜市场买一条拎回家,半个小时后它还是活的!之所以生命力这么顽强,是因为遗传了鱼爸鱼妈两方的优良基因,形成了杂种优势。”骆剑说,经过近几年的推广,该品种在养殖市场上的份额已达70%以上。

  “其他专业的人可能不知道,我国水产养殖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其中鱼类人工养殖之所以能够兴起,一方面缘于我国科研人员对鱼类生殖规律的把握,另一方面缘于我们通过筛选种质资源获得了大量的优质品种。”骆剑表示,海南有丰富的海水鱼类种质资源,也有不少企业、科研团队投身渔业领域,有望生产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海鲜”,为国民提供优质蛋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3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4版:民生新闻
   第005版:乐东新发展
   第006版:中国新闻综合
   第007版:中国新闻综合
   第008版:世界新闻综合
   第009版:海南周刊
   第010版:封面
   第011版:封面
   第012版:封面
   第013版:海之南
   第014版:特稿
   第015版:书法
   第016版:人物
   第018版:物种
   第019版:鉴藏
   第020版:新知
   第021版:随笔
   第022版:讲谭
   第024版:影视
脚踏大地的科技担当
领着农民干 帮着农民赚
把论文写在林海里
十五年钻研海中鱼
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