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黎鹏
海南大学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二楼的墙壁上,不仅展示了学院获得的众多荣誉,还展示了该院科研团队的简介资料等。其中,最让该院院长王琦感到自豪的是,一张张历届毕业生的合照。
“看到一批批学生在学院的培养下成长成才,奔赴国家法治建设岗位,是我作为法学院教师最大的幸福。”王琦笑着对海南日报记者说。
2017年,王琦被海南大学任命为法学院院长。上任后,他带领学院教师积极探索“三联三促”型模拟审判育人机制,有效破解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脱节、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国际化视野、对模拟审判教学规律挖掘不够深入等教育教学突出问题。2020年11月,《“三联三促”型模拟审判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课题成果荣获海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我们将模拟审判教学活动与其他理论课教学、学生第二课堂、校外实践教学活动有机关联,并通过推免综合评价加分等一系列激励措施,提升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王琦说,近年来,学院在模拟审判赛事中成绩斐然:在2017年第十届普莱斯传媒法国际模拟法庭全球总决赛亚太赛区中获得中国第二名的好成绩,又以亚太赛区五强之一的身份,赴牛津大学参加全球总决赛;2021年,荣获第十九届“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冠军。
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王琦带领学院教师积极整合国内外教学资源,努力提升学生涉外法律事务服务能力。从2017年至今,该院邀请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多所高等院校和法律实务部门,到学院遴选数十名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境外实习并观摩审判实践活动。
虽然学院日常管理工作十分繁重,王琦始终坚守教学一线,精益求精上好每一堂课。他主讲的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在他的推动下,学院还设置了“湖畔讲堂”“法学大讲堂”,进一步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增大研讨式课程在研究生课程中的比重,创设“自贸港法治沙龙”“海洋法沙龙”等系列学术活动,改变了传统讲授式课堂居于主导地位的情况。
“王院长上课时,会结合具体案例讲解法律知识,着重分析案件审判如何彰显公平正义价值观,对我们培养公正的法律职业道德观具有重要意义。”海南大学2021级法学专业学生刘祯岳说。
王琦的课程“民事诉讼法学”,2016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21年又被教育部认定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此外,王琦还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海南大学2017级法学专业学生王禹帆,目前在中国政法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校期间,王院长担任我的学业导师。他不仅积极鼓励我参加科研项目,还在我获得推免资格后为我出谋划策。”王禹帆说,王院长对待学生就像家人一样。他不仅给家庭困难的学生捐款,还叮嘱学生们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随时与他联系。
从教三十余年的王琦,将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自己热爱的法学教育事业。他对教书育人的热情从未减退半分。“我将带领学院教师继续深化法学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育人机制,推动一流法学学科建设,让更多学生能在学院改革发展中拥有更多收获。”王琦说。